环境工程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环境工程083002)
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面向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环境技术与管理工作的研究型、创新型高层次环境工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品行优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2.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环境工程的进展与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独立从事环境技术与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
3.能够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并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和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
4.具备进一步在再生水利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等方向深造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再生水利用技术
2.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五年(含休学等)。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不低于9学分,专业主干课不低于8学分,发展方向课不低于8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在学期间,正式发表(有页码,不包括已录用)SCI收录论文2篇或超过学科平均影响因子SCI收录论文1篇。
四、培养方式
1.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课程学习环节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2)论文工作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3)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努力体现“尊重的教育”理念,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3.在学期间须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1篇以上(含1篇)(公开发表或有正式录用通知),方可申请学位。具体要求参见《365体育在线大陆网研究生管理细则》。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128000MX00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春季 |
60 |
3 |
|
128000MX002 |
基础外国语 |
春季 秋季 |
80 |
4 |
|
学科基础课 |
235000MX004 |
环境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 |
秋季 |
54 |
3 |
不少于9学分 |
235000MX007 |
环境微生物研究方法与应用 |
秋季 |
72 |
4 |
235000MX008 |
高等水处理工程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
秋季 |
72 |
4 |
专业主干课 |
235000MX309 |
废水与废弃物资源化新方法 |
春季 |
72 |
4 |
硕士生需选择8学分的课程 |
235000MX310 |
水资源再生与储存的原理和工艺 |
春季 |
72 |
4 |
235000MX311 |
现代水处理工艺与案例分析 |
秋季 |
72 |
4 |
发展方向课 |
235000MX616 |
外文文献检索与综述 |
春季 |
72 |
4 |
硕士生需在专业领域内选择8学分的课程。 |
235000MX613 |
现代环保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 |
秋季 |
72 |
4 |
235000MX614 |
环境工程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秋季 |
72 |
4 |
跨专业课 |
研究生可以选修跨专业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学分。 |
2.个人学习计划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并由导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实行讲授、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和实践教学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方式包括开卷/闭卷考试、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1.开题报告及检查
开题报告一般在研二上学期(第三学期)初(10月底~11月初)进行。硕士研究生需主动将开题报告送至各自的导师修改至最终定稿。
开题报告要求以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要求系内所有研究生和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导师必须自始至终参加。
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遵循学校相关规定,报告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以全体硕士生导师打分,取平均分,决定学生是否通过开题。对于开题报告不合格的研究生,要求限期修改并重新开题(约12月中旬)。硕士研究生准备开题报告的参考评分标准参见《365体育在线大陆网研究生管理细则》。
2.中期检查
定于研二下学期期末,即第四学期期末进行中期检查。学院以导师组为单位(不得少于3人)统一组织检查研究生的课题完成情况,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进行抽查和督导。
硕士研究生通过PPT汇报课题完成情况,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内容总述;完成的内容、方法及比例;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待解决的问题及方案;下一步计划及安排。
评审教师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中期检查的参考评分标准参见《365体育在线大陆网研究生管理细则》。
3.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于研三下学期,按学校规定,以系为单位,统一进行硕士生的毕业答辩。硕士生在正式答辩前需以导师组为单位(不得少于3人)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可向学院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进行抽查和督导。毕业论文的答辩与学位申请工作依照《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东师校发字[2014]73号)开展。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6学分。
七、文献阅读
研一学生需针对课题阅读30篇以上高水平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一半以上,并撰写相应文献综述报告,上交学院,由学院组织教师进行评审。同时,至少在全院做一次公开的译文报告,或参加1次学院组织的“经典文献报告会”。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并做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
研一学生写文献综述报告的提纲建议如下:
研究背景及意义(重要性、科学价值、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及原理、研究状况评述、总结文献关于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案);参考文献(注意篇数、中英文比例、近3年发表文献的比例、SCI收录的比例)。
研究生必读的经典文献如下:
1. Rene P. Schwarzenbach et al., Environmental Organic Chemistry,A John Wiley&Sons, Inc., Publication, 2003.
2. Graham, John D. and Jennifer Kassalow Hartwell, The Greening of Industry: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Rachel L. Carson,The Sea Aroud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Stephen J. De Mora, et al., Chemistry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0.
5. Takashi Asano et al., Water Reuse: Issu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7.
6. Mackenzie Davis,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10.
7. Gabriel Bitton, Wastewater Microbiology, Wiley, 2010.
8.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Betascript Publishing, 2010.
9.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10. Waste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CRC Press Inc, 2005.
八、实践活动
重视实践教育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作用。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育活动,力求实践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各种教育活动。在注重课外实践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在学院内做1次公开学术报告,督促研究生及时汇报研究进展。把是否做过学术报告作为毕业资格审查的条件之一。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并作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依据。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海报或会议报告。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并联合培养学生,以此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水平。
本培养方案自2017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