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5.09-1991.07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1.07-1997.09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讲师、副教授
1997.09-1999.09 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 博士后
1999.09-2013.03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教授
2013.03-2013.06 美国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2013.07-2015.12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教授
2016.01- 365体育在线大陆网与草地科学研究所 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
国际草原会议(IRC)连续委员会委员(2008-2011)、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组成员。
Rangeland Ecology & Management副主编(2012-2014)、生态学报副主编、草地学报副主编;The Rangeland Journal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Grassland Science编委(2009-2012)、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草业学报、草原与草坪、植物研究、牧草与饲料等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与兴趣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草地生态学,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草地放牧生态学、动植物关系及进化生态学、草地多物种互作及生态效应。
在就读博士及工作的早期,集中于草地植物生态学研究,针对东北草地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之间的竞争与生态位开展实验与理论研究。通过实验生态学与模型技术,提出植物种群生态场的特征函数模型,并且以此对草地植物种群共存与竞争机制进行了机制性解释。其后,拓展草地植物生态学研究,探讨草地植物与放牧动物采食行为关系问题。在草甸草原进行了不同草食动物的食性选择特征,以及植被对草食动物放牧的响应规律。
目前的研究工作,通过大尺度系列放牧实验(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平原草甸与高寒草甸)与长期受控放牧实验(不同草食动物组合与放牧强度变化),试图揭示:(1)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多物种相互作用及其营养级效应(作用趋向与强度);(2)草地生物多样性变化(植物、昆虫、土壤微生物与线虫,以及大型草食动物多样性)及对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影响;(3)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的调控。期望这些研究,既能够回答生态学中的有关生物多样性、动物采食行为、食物网,以及动植物协同适应与进化等理论问题,亦可以为草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管理利用提供直接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讲授课程
生态学原理、普通生态学、生态与社会、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专题(本科生);高级生态学、生态学与草学研究进展、生态学方法论(研究生);生态学专题(留学生)。